top of page

7月近30萬次檢測錄2,066確診 醫生教路用客觀數據睇武肺

鄒重璂醫生日前接受了蘋果日報有關的訪問。

詳細報導可 <按此> 瀏覽。

*****************

源於大量免檢疫人士來港的新一波疫情,成港府支持推動全民檢測的理據,因此如何正確評估武漢肺炎的嚴重程度,亦成不少人爭論的話題。經常在社交平台推廣醫學科普教育的天一醫療機構醫務總監鄒重璂認為,可以從檢測數據、超額死亡及與流感比較三個範疇去評估,強調醫生及科學家職責是羅列事實,讓公眾獲悉足夠資訊,「再去決定自己應該要幾驚。」

解讀檢測 先明感染率敏感度特異性

政府屢次重申,全民檢測是為找出社區中的隱形個案。而按衞生防護中心公佈的數據,上月本地接受病毒檢測共297,438次,確診個案為2,066字,佔約0.7%,情況似乎不算嚴重。

現時唯一已知真正「全民檢測」為鑽石公主號郵輪,鄒重璂指「鑽石公主號困住咁耐都係五個有一個,無嘢差得過佢」,套用在「重災區香港」,上月應該能找出59,488確診個案,但實際數字遠遠低於這個估算。

那會否是測試不夠準確?鄒重璂稱要讀懂結果,首先要知道現時PCR病毒測試的兩個標準: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前者是找出生病病人的機會,「睇返文獻而家敏感度大約三成至六成半」;後者則是無染病者驗出陰性的機會,代表測試的可靠程度。《蘋果》曾分別向食衞局、衞生署及醫管局查詢所使用測試的兩項數值,但相關部門未能提供。

既然無正式數據,鄒重璂就試圖以數字模型推算。他假設香港真的如鑽石公主號般嚴重,有兩成人中招,而所採用的測試亦相當準確,分別有70%敏感度及99%特異性。計算結果預期,檢測會找出41,642名真陽性病人,另有2,380個假陽性個案(參見附表),「意思即係話呢個test佢盡力而為,做29萬個應該都有兩千幾個係冤枉。但而家實際上我哋真係做到確診就2,000人,點樣演繹呢2,000個就值得思考。」

超額死亡可反映疫情嚴重程度

除了檢測以外,鄒重璂認為超額死亡(excess deaths)是另一個值得參考的數據,他指所謂超額死亡,即是某個地方因為天災或者疫症等因素,而令整體死亡率變化的指標,正數代表死亡數率高於過去平均值,負數則表示死亡率少於預期,「而家嚟講相信得個病先會影響到excess deaths,知道呢個數字就可評估疫情有幾嚴重。」

現時外國政府評估武肺時,會一併公佈每周的超額死亡數字,以幫助了解正式化驗證實死者帶武肺病毒以外的疫情實況。而普遍國家超額死亡在45月期間達到高峯,現時已逐漸回落至貼近基線,反映疫情受控。《蘋果》曾向食衞局、衞生署及醫管局查詢本港超額死亡統計,但相關部門未能提供;衞生防護中心網頁亦僅列出按年計算的總死亡人數,無足夠資料去作推算。

武肺與流感的比較自年初爆發以來爭論不休。根據美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的統計,武漢肺炎單周最高死亡人數為16,992人,為去年美國流感高峯期單周最高死亡人數的26倍,似乎可以為這個議題畫下句號。但鄒重璂指出,大家應該同時參考本地數字,「我覺得最緊要係香港,因為我哋係香港人。」

而據衞生防護中心新聞稿,2019及2020年因為流感而死亡的人數分別為356及113人,其中2019年更有近3成人有注射疫苗。截至821日,香港有75人死於武漢肺炎,「流感確實而家(死亡)係多過呢個COVID-19。」

但當記者問到,上述數據是否代表市民毋須去進行病毒測試時,鄒重璂稱宜作多方面考慮,包括是否屬於高危人士如密切接觸或者長者,但重申醫生及科學家的責任,「係將客觀事實講出嚟,個客觀數字就唔識呃人嘅,我哋只能夠話呢個概念,一定可以令到市民多啲去思考,佢應該要幾驚。」至於如何將數字變成政策,就是政府的責任。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